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保障与评估 >> 评估 >> 正文
评估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年度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2022年04月11日     (浏览次数:)

一、总体概况

(一)学校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学校目前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建筑面积87.53万平方米。学校本着建设国内知名、民族地区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坚持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拓展留学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和以工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凝炼出扎根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自治区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服务面向定位。

研究生教育始于1984年。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在固体力学、铸造、无机化工和内燃机等4个学科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权,并在固体力学学科首先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从此开启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学校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已经形成了本硕博教育体系,造就了一支敢于探索、勇于奉献、勤勉敬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毕业研究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学术和科技骨干,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总体目标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和自治区研究生教育会议等精神,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和知识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立足北部边疆,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大力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2.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底,学校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此外作为联合申请单位,在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农学和艺术学等8个门类。学校共有应用统计、法律、社会工作、翻译、建筑学、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风景园林、工商管理和工程管理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三)学科建设情况

1.新增学位授权点正式获批

2021111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学校新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风景园林”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此外还有联合共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学校整体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2.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2021年,学校继续做好参加第五轮学科评估(19个一级学科参评)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2个专业学位类别参评)的后期工作。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关于第五轮学科评估信息核查和公示异议结果反馈的函》《关于开展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信息核查与公示异议情况反馈工作的函》两个文件要求,积极开展了学校19个学科和2个专业学位类别的评估信息核查工作,及时处理了异议数据并将有关支撑材料上传系统,扎实有效地落实评估工作任务。

3.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

20215月,学校成立了合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学校参加评估学位授权点共29个。制定了《内蒙古工业大学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自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召开了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启动会,编制了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并组织参评学位点编制了《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分析了《学位授权点基本状态信息表》,为填报工作做好准备,全力以赴做好学校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

4.学科团队考核评价

20216月,学校组织对各学院分管学科建设工作副院长、学位点负责人、学科团队带头人、团队骨干成员进行了培训;完成了学科团队2020年度建设成效评价工作,分析了学科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建设思路。通过学科团队培训和年度建设成效评价,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学科团队建设管理,提升了学科团队建设成效和水平。

5.“双一流立项建设工作

学校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完成并向自治区教育厅报送了《内蒙古工业大学2020年以来双一流建设进展报告》《内蒙古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工作总结报告》,对一流学科建设涉及的各项经费使用情况定期追踪,督促完成绩效目标任务。2021年,学校持续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自治区双一流立项建设学科建设力度,不断推进力学”“建筑学”2个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自治区提质培育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积极开拓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建设化工与材料机械学科群”“力学与建筑土木学科群”“能源与电气信息学科群”“经管与人文社科学科群”“数理基础学科群5个学科群(交叉创新学科)。完成了自治区财政厅双一流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组对学校2020双一流建设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积极推进了2021年度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四)研究生招生情况

1.招生及录取情况

2021年,学校共招收各类研究生1500余人。博士研究生录取率达64.47%;硕士研究生录取总数的96.80%。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占比18.98%

2.生源质量保障措施

积极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修订招生管理办法,在硕博连读考生中尝试开展申请-审核,努力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

202110月,学校与中国教育在线合作举办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络直播咨询会,此次咨询会共举办18场,17个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为考生深度解读了学校各学科特色、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研团队、科研成果、奖助学金体系、就业前景和招生政策等内容,线上答疑百余个问题,每场直播平均在线人数超过3500人。

受疫情影响,采用网络远程复试形式、错峰分批次进行复试的方式进行,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开展。

(五)研究生在读情况

2021年,学校共有各类在校研究生4000余人。其中在校博士研究生占总数的5.1%;在校硕士研究生占94.9%,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占30.7%;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42.4%;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21.8%

(六)研究生毕业情况

1.毕业与分流淘汰情况

2021年退学(含清退学籍)研究生共103人,其中博士生56人,学术学位硕士生7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7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3人。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77人、出国出境1人、不适应课程学习或校园生活2人、工作和家庭原因6人、休学、保留学籍期满未按时复学3人、违纪1人、身体原因3人、无法承受科研压力11人。

(七)研究生学位授予情况

2021年,学校组织召开四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授予学位共计1000余人。学校坚持质量关口前移,加强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以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审、预答辩、学位论文评审、学位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为主要抓手,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逐步实现学位申请流程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严把出口质量关,制定《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2021版)》,新版学位授予标准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分类评价标准,注重质量内涵。学术学位注重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专业学位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2021年度教育部及自治区学位论文抽检全部合格。

(八)研究生就业基本状况

1.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

研究生各专业去向落实率

截至202191日,研究生就业去向落实率78.73%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学校2021届毕业研究生落实就业去向744人,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就业量最大的单位性质是国有企业,占比42.07%。研究生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比例要高于本科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见表12

研究生就业地域流向

研究生区内就业264人,占比38.26%,(低于本科生区内就业去向落实率);区外就业426人,占比61.74%,(到区外就业的地域中北京、山东、河北等地就业的比例占据前列)。

就业行业分布

研究生到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较多。

毕业生单位分布

研究生到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业人数最多,共32人;第二位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共20人;第三位是天津要明康得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共10人。

硕士毕业生深造情况

2021届硕士毕业生中,继续攻读博士的53人,占硕士毕业生的5.61%,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的52人,其中在区内攻读博士的共12人,选择在本校攻读博士的10人;出国(境)深造1人,去往白俄罗斯,占升学人数的1.89%

2.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就业工作的评价

从用人单位的网络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达91.12%;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工作能力满意度达87.64%;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个人素质满意度达88.53%;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的知识水平满意度达87.57%

(九)研究生导师状况

2021年,学校研究生指导教师规模达到800余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7.2%,副高级职称占比49.2%;具有博士学位导师占比65.8%,导师规模不断扩大、队伍结构不断优化。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1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2位教师获得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领军人才,93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30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导师。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三全育人机制建设情况

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坚持一体化构建,将三全育人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实现了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制度建设方面,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化科研环节和过程,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形成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育人队伍;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培训制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意识。

育人理念渗入到科研工作各个环节

在科研项目方面,设立本校研究生创新项目,激发研究生主动开展创新项目研究的活力,培育和遴选自治区级研究生创新项目;加强教师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完善教师科研项目育人功能,引导和规范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在科研平台方面,完善实验室开放长效机制,完善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的长效机制,吸纳更多优秀学生进入各类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接受科研素养训练。

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意识形态责任制

通过发放班主任工作手册,开展研究生班主任考核等工作,督导学院配齐研究生班主任,促进研究生班主任队伍建设。聚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设立研究生心理委员,推广心理咨询预约平台。学校连续三年举办全校辅导员专题培训班,每次培训不低于20学时,每次培训均能取得良好成效。保持警惕,做好内容审核,贯彻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定期研判制度建立落实情况

各级领导深入学生。通过联班六进一课,即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进网络、进食堂、进社团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密切关心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构建形成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紧盯重点群体、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强化心理疏导和个别指导,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统一的工作思路。

(二)研究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充分发挥基层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引领作用

按照不留一班,不落一人的要求,辅导员、班主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走访学生宿舍,给校外实习的学生逐一打电话,用心、用情与学生沟通,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研究生导师也在日常教学、科研指导中注重使用普通话交流。

2.榜样示范

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庆典、评优表彰等活动挑选发言代表时,把普通话标准作为重要遴选条件,通过发言代表铿锵有力、字正腔圆的语言表达,通过榜样教育号召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更好融入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三)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1.研究生学风建设制度措施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情况

举办研究生系列学术沙龙、思政清 学风新主题辩论赛等学术活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鼓励实践创新、提升科研素养,在活动中落实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通过研究生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加研究生会干部的内部凝聚力,促进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实践系列竞赛,积极动员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2021年,共选派38支研究生代表队,百余名研究生,参加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兆易创新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七项赛事,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华北地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赛种类和队伍数量创历史新高。

2.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情况

完善校内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规范,组织专家编写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在职教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规范,营造校内优良的科研软环境;开展科研诚信、伦理、安全等相关教育的必修课,培养正确的科研习惯;在全校范围内,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广泛开展学术道德宣讲,严肃组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调查和认定,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2021级研究生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筛查出的疑似心理问题学生,进行一对一约谈;对心理异常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学生信息库,做好后续跟踪及心理咨询服务。逐步将心理健康教育五级网络体系切实覆盖到研究生群体。

(四)研究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学校研究生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承担,各学院设有专人负责研究生学生工作。研究生在评奖评优等过程中如存在异议,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受理申诉;研究生会设有权益部,及时收集研究生的权益诉求,保障研究生权益。根据学校全年通过的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途径进行的调研结果,在学研究生满意度总体较好。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2021年,学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升专业发展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引领、以课程准入与质量监测为保障的研究生课程建设体系。完成2021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规范课程设置、合理配置课程类型,实现分层次、分类别、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标准;修订学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规定、研究生课程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基本要求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等制度建设;持续推进校级核心课程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工作,2021年新增校级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0项,新增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项;开展各类案例大赛以及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翻译大赛等专业能力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促进高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高校案例库建设。

(二)导师选拔培训情况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校修订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内工大 校发〔202137号),文件将导师管理的目标更加坚定明确地指向了岗位意识,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能力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研究生导师选聘标准,破除五唯评价方式,避免了简单化地唯论文、唯科研经费确定选聘条件;制定了完善的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坚持公正公开,建立招生资格审核和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扩大了导师招生年龄范围、施行导师岗位动态化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确保导师选聘质量。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学校积极落实2021年全国教育系统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专项工作,扎实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校研究制定《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内蒙古工业大学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内蒙古工业大学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修订《内蒙古工业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起草《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联系高层次人才的有关规定》《内蒙古工业大学师德考核实施办法》,通过完善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建立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学术训练与实践教学情况

学校不断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中突出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高水平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推动行业产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开设实践课程、编写精品教材。

(五)学术交流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学术活动管理,鼓励研究生开展国内国际对外交流,拓宽人才培养视野,2021年,学校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资助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管理办法》基本要求,继续推行学校-学院-导师三级资助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学术研究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疫情期间,全校研究生参加线上线下国际学术会议106人次,国内学术会议1015人次,与多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学术、教学交流和科研、人才培养合作,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校做学术报告和讲座。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提高,构建了适应研究生培养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学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学习,共计38人参与各种长短期交流学习,其中国家公派出国交流21人,校际出国交流17人。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1.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情况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全日制无固定工资收入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资助标准为博士生1.3万元/年,硕士生0.8万元/年。2021年共有4039名研究生获国家助学金,总资助金额2433.33万元,其中博士研究生103名,资助金额104.29万元,硕士研究生3936名,资助金额2329.04万元。

各类优秀学生奖学金

对于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学校现有由国家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张晨鼎奖励基金(校级专项奖学金)4项奖学金构成的奖励体系。奖励金额和比例详见表152021年共有60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总资助金额128万元,其中博士研究生8名,资助金额24万元,硕士研究生52名,资助金额104万元;共有61名研究生获自治区奖学金,总资助金额76万元,其中博士研究生15名,资助金额30万元,硕士研究生46名,资助金额46万元;共有1016名研究生获自治区学业奖学金,总资助金额835.6万元,其中博士研究生114名,资助金额114万元,硕士研究生902名,资助金额721.6万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在校友企业的支持下,学校于2020年设立了久泰励志奖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三助工作

为发挥研究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学校面向全日制研究生设立了管理助理(简称助管)、科研助理(简称助研)和教学助理(简称助教)三种岗位(简称三助)。助管和助教的岗位设立和工资发放由党委学工部负责。目前,根据各学院(部门)的需求和学校经费的投入情况,每年约可分别设立100个助管和助教岗位。

张晨鼎奖励基金:

张晨鼎奖励基金是最初由学校1994届研究生魏雄辉捐资,并以其研究生导师张晨鼎教授的名义设立的专项基金。宗旨是为促进母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张晨鼎奖励基金分设一、二等奖两个等级,现平均每学年奖励研究生17名(一等奖约5名,奖励2000元/人;二等奖约12名,奖励1500元/人)。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情况

(一)人才培养

1.课程建设情况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体系建设,2021年进行了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强化课程育人,开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课程思政,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增设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指导、体育课程,增设公共选修课模块,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鼓励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建立和完善研究生跨学科、跨学院选课的制度机制。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课程,学术学位研究生突出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正确处理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的关系,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

2.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

学校加强校企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2021年新增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4个,包括内蒙古电力集团经济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正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领新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等。

(二)教师队伍建设

1.人才引进工作

2021年,学校采取更积极、更开放、更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优化人才评价办法,调整百名博士引进配套政策,提高了人才经费使用效益。学校落实百名博士引进计划,全年组织了8场引进人才面试会、参加了4场全国网络视频招聘会、6场线下引才会。引进博士78名,已入职44人。在公开招聘中积极协调人社厅创新考核方式,为各学院补充急需紧缺专业硕士教师29人,几乎全部为国内外重点高校毕业人员,改善了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

2.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体方案的要求,修订高校教师、实验、思政系列职称评审办法,突出立德树人、突出岗位贡献和工作实绩,破除五唯,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等内容;修改职称评审表,直观反映参评人员的各方面的工作业绩。加大对现有人才培养力度,有重点的推荐和培育各类人才称号或项目申报。2021年学校有1个团队入选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人荣获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人获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3个团队入选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2人入选草原英才领军人才,4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14人获自治区本级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2人获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资助,3人获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有4名长江学者项目申报者、4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申报者得到自治区的推荐到国家参评,位列区内各高校前列。

(三)科学研究

完善机制体制,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制、修订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管理办法,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将人才培养、科教融合贯穿选题设计、立项审查、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全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437项,项目经费共计1.15亿元。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培养科学思维,讲诚信、立正气、树榜样。全年共举办学术报告170余场,举办高层次学术讲座--植霖讲堂百余场,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场。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历练素质。

2021年编制印刷《内蒙古工业大学获奖科研成果汇编》、《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平台、创新团队汇编》、《内蒙古工业大学专利成果汇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知识产权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普工作日等活动,加大对优秀成果的宣传报道,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厚植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纳入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开展立体式、全程化、多渠道的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构建活跃厚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制定《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园文化工程建设方案》,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巩固建设好自治区文明校园,积极助力呼和浩特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设完成校史馆,制作校庆宣传片、宣传画册,录制校歌等积极挖掘学校育人元素。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设初心使命党建展厅和党建广场文化展板、机械大楼户外文化橱窗等一批文化阵地。制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业大学机械齿轮文化造型等一批户外宣传标识。制作完成了校园全景VR、网上校史馆等宣传文化产品。新增机械大楼周边、卓越体育馆周边道旗200余套,及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70年校庆等,完成两校区各类橱窗、条幅、道旗等宣传版面的更新更换。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等活动。特别是在七一期间,隆重举行颂歌献给党 奋进新时代师生合唱比赛;组织自编自演党史故事主题情景剧,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五)国际合作交流

202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框架下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增拨招生计划,获批4名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学校与国际能源署开展风能技术合作、与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大学合作研发6KW离网蓄电池储能光伏发电系统、与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太阳能研究所联合开展可再生能源研究等3项国际合作成果,在“2021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项目成果视频展示环节进行了展示。通过聘任国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兼职合作导师的模式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目前联合培养的形式为对论文和研究课题工作的指导。

学校现有来华留学生119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2人;博士研究生2人,全部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来源国主要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2021年,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2018--2020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绩效评价工作。同时,完成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21/2022学年年度评审工作抽查工作。深入开展留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第二课堂教学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认识了解,逐步打造系列化的留学生体验活动,增强了来华留学研究生对学校对中国社会的融入感。

五、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建设

1.实施质量保障制度建设

贯穿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导师、质量监控五大环节,逐步形成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2021年,在新时代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两套制度体系,撰写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办法》《内蒙古工业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学科建设部分,出台《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修订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实施办法》和《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2021版)》等制度文件,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改革质量监控和督导机制

持续加强校院两级线上线下教学组织与管理,强化质量管理、教学单位、任课教师各方责任。2021年在坚持贯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管理理念,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学督导组主要工作任务,协同各教学单位,切实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加强对教学指导、实验室管理、论文开题、学位论文盲审等多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校院两级督导机制,保障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3.逐步完善分流淘汰机制

2021年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以预防引导为主要手段的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制定了《内蒙古工大学研究生分流退出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建立温馨提示学业预警分流退出工作机制,将温馨提示学业预警作为分流淘汰的前置环节,以常态化、信息化、公平化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学生,有效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学科自我评估进展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启动了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成立了合格评估领导工作小组,制定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机构、评估范围、组织形式和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估流程和时间安排等。在全校范围内召开了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启动会,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

各学院按照学校部署,有序推进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成立合格评估工作小组,制定学院合格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并根据《内蒙古工业大学合格评估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建议提纲,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和素材,于20216月份全部完成了学位授权点建设2020年度报告,并及时上报教育厅备案。

2.问题分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位授权点对评估工作重视程度差异性较大,博士学位点整体好于硕士学位点,授权时间较长学位点强于授权时间短的学位点。二是对诊断式评估理解深度不够,检查的重点还不够准确,自查发现的问题还不够系统,影响质量的突出问题仍然需要继续整改。三是对自我评估重点在突出人才培养认识还不够,对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仍需继续强化。

(三)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1.完善制度建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和自治区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保证学位授予与研究生教育质量,2021年,学校严格执行《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健全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学位论文抽检制度。

2.国家、自治区级论文抽检情况

2021年,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要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和自治区学位办公室分别对学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抽检,专家评议结果均为合格,无存在问题的论文。

3.学位论文总体情况

学校在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把关,学校制定了《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实施办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程序,在学位论文评阅前增加预审环节,学位论文全平台送审(博士研究生全部采用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硕士研究生近80%采用第三方送审平台凡科,进行送审)切实把好出口质量关。

六、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分层分类招生工作改革仍需不断加强。针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改革力度不够,对考生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考核的工作思路不够多不够广。

2.利用学科评估、专项检查和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改革推进缓慢,研究生分流选择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3.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入学管理、学籍信息、课程管理、培养计划审核、成绩管理、开题审核等过程管理模块,仍需不断改进和提升。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1.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特点,分类制定选拔方法,探索更加符合学科特点的招生选拔机制。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工程项目、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学科倾斜;构建起学校-学院-学位点-导师四级招生宣传工作体系,不断提高推免生和直博生、一志愿考生的报考率;强化研究生招生复试考核,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选拔优秀人才;探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机制。

2.充分发挥学科评估结果、论文评审专家意见和校内督导专家意见,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积极作用。有重点的针对问题比例较高学科,开展专项检查和督导,对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定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推进教育教学督导改革,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加大各环节监督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完善分流淘汰管理办法。

3.积极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开发进程,做好符合学校学科发展需要,满足各层次类型研究生培养实际需求,加大系统开发人员数量,努力克服疫情防控新形势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目标分类培养的系统模块,加快系统开发力度,及早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七、研究生教育发展特色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孙春兰副总理讲话精神和全国、全区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内蒙古工业大学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办法》,以招生、培养、学位授予、质量保障、导师管理和学位点管理为抓手,构建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以制度建设为牵引,逐步落实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新举措:

研究生招生方面,出台《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规范招生管理工作;在硕博连读考生制度中,探索申请-考核制;制定招生宣传方案,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抓好校内校外、区内区外、线上线下三阵地宣传工作体系,赴生源较多地区参加中国教育在线组织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有效改善生源结构,提升生源质量。

研究生培养方面,经多渠道多层面征求意见、深入研讨,形成《内蒙古工业大学关于修(制)订2021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面修订《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是强化立德树人,把牢根本方向。结合课程自身内容和特点,优化课程体系,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明确课程思政育人要素,引导研究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道德涵养、培养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因材施教。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按培养目标分类培养,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培养能力;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研究生学位授予方面,以全面修订《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版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为契机,一是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丰富学位授予成果类型;二是注重分层次分类别分学科指导,根据博士、硕士不同层次,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不同类别和不同学科,确定相应标准要求,推动建立新的学位评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

研究生导师方面,修订《内蒙古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文件,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育人职责,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意识,持续提升导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实践经验、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关闭窗口
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邮编:010051
您好,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的人!
联系邮箱:yjsy325@im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