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爱娟,女,1982年7月生,汉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现为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点和民族学学科点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生拔尖人才计划启明星组导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社会工作师二级、创新创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主要研究方向:临床社会工作实务;社会与民族心理。指导学生多次获全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学生获批中国社会科学院、腾讯P95国家级研究项目两项,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多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2001-2005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获心理学学士学位;
2005-2008年 杭州师范大学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2015-2019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1.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量化研究
MSW专业学位课程:临床社会工作整合实务
2.学术兼职或专家称谓
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内蒙古自治区社科理论界青年拔尖人才
3.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
Moral Judgments on Short-Term Sexual Behavior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xploring the Roles of Gender an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7,8(2) SSCI 二区
文化安全保护在民族认同与文化依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8(02),CSSCI
外群体知觉与文化依恋:民族本质论的中介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7(01),CSSCI
文化对具身认知的影响,前沿,2011(23),北大核心
蒙古族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08),北大核心
教师引导下的积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文学教育(下),2016(12)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现状研究,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5(10)
小组工作对低收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减压功能研究,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04).
社区服务视角下的社区居民需求层次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01)
大学生宗教态度实验研究——佛在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育教学论坛,2015(04)
本科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4)
4.专著和教材参编
《民族文化与和谐心理》新华出版社 201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
5.获奖
《民族文化与和谐心理——内蒙古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二等奖,20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现状及对策调查研究,内蒙古高教学会思政专委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4
内蒙党委宣传部优秀信息员,2015
近六年我国社会工作研究进展(2009-2014),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5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高等教育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3
6.科研项目
(1)正在进行的项目
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心理机制研究17CSH038(经费20万)
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当代蒙古族幸福观研究SZD201704(经费1.5万)
参与:
全国教科规划办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FEB15043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内蒙古地区高校职业教育效果评估研究NZJGH2018002
(2)已完成项目
主持:
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农村进城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层次研究sk201409(经费0.6万)
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项目:小组工作对大学生新生的心理适应干预研究SK201027(经费0.3万)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2011068(经费0.12万)
参与:
共青团中央项目: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与典型创业项目孵化指导研究201704198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项目:全区公众社会心态调研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14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 2014-79-17
7.电子邮箱:laj198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