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74年9月生,汉族,辽宁新民市人,硕士,副教授,社会工作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人文学院MSW教育中心。
1993-1997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4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1.研究方向
【1】临床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2】社会工作教育
2.主讲课程
【1】本科生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服务规划与设计、家庭治疗、非语言治疗媒介及其精细化技术
【2】专业学位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方法与技术、家庭治疗方法与技术
3.学术兼职或专家称谓
【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主要论文
【1】整合建构:人在情境中的可解释性研究.社会工作,2018,通讯作者
【2】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后现代性反思.医学与哲学,2019,通讯作者
5.科研项目
A.主持的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学科化与本土实践双重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6.获得奖励
【1】 2014年3月,主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获“2013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2018年5月,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语境下“蒙古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2018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 2015年8月,论文“民族社会工作:领域还是方法”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5年会暨社会治理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研讨会”三等奖
【4】 2006年12月,指导本科生获得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四届约翰·凯瑟克爵士全国优秀社会工作学生奖励”
【5】 2009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首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
【6】 2010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并获三等奖
【7】 2011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三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并获三等奖
【8】 2013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并获二等奖
【9】 2015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并获二等奖
【10】 2016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八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首届MSW研究生论坛”,并获二等奖
【11】2017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九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二届MSW研究生论坛”,并获二等奖
【12】2018年8月,指导本科生、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十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三届MSW研究生论坛”,并分获二等奖
【13】2018年8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8年会,并获三等奖
【14】2019年10月,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四届MSW研究生论坛”,并获一等奖
【15】2019年10月,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9年会,并获二等奖
7.联系方式
【1】电子邮箱:fangxt@imut.edu.cn
【2】办公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邮编:010080)
【3】联系电话:0471-360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