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归属于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2020年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开始招生,年招生规模10人左右。导师15名,其中教授6名,正高级工程师1名,副教授6名,博士10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导师占比超过50%。“新世纪321”二层次人才1人,三层次人才2人,内蒙古公安厅公安科技信息化专家等行业专家多人。3人具有1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依托网络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评测与防护”2个学科团队,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奖助为一体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一、定位与目标
本学位授权点立足内蒙,辐射全国,以建成内蒙古自治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专门人才培养与应用研究基地为目标,为区内外培养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内蒙古联通呼和浩特分公司和内蒙古蒙云数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用”的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重点开展信息系统安全评测与防护、网络空间内容智能处理与监管等方向的应用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二、优势与特色
围绕网络内容智能获取、地区网络舆情分析与检测、网络安全风险分析、预防和应急响应等方向,在内蒙古自治区基于大数据的软件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支撑下,重点开展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项,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1项,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4项,内蒙古自治区成果转化2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15项,以及面向工程应用、合作研发或技术咨询服务项目16项,累计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和会议中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已获得发明专利、地方标准、软件著作权等成果50余项。
三、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科技竞争前沿、面向当前和未来人才重大需求,立足内蒙古,走向全国,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科学素养和科研学术道德。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具有研究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发展能力。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学科方向设置
1.信息系统安全评测与防护
依托内蒙古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系统硬件与物理环境安全分析、网络安全风险分析、网络攻防和安全防护、脆弱性评估、合规性检查、渗透测试、预防和应急响应过程等方面的研究,为解决信息系统自身和接入实体的安全管理与控制、端到端网络传输安全等问题提供支撑。
2.网络空间内容智能处理与监管
面向民族地区网络空间内容安全需求,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基于大数据的软件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技术研究所,研究网络内容智能获取、多媒体内容理解与安全分析,地区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测、网络内容访问控制等技术,为民族地区谣言发现与管控、虚假信息防范等领域提供支撑。
五、国内外影响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科点承担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COM/TDSC/TSUSC等权威期刊和IEEE ICC/LCN/ISPA等重要会议中。部分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函评工作,担任了IEEE ToN/TCYB/JIoT、Elsevier EnB等顶级期刊的审稿工作。对外合作方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纪检监察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的成员单位,研制了基于监察大数据技术的廉政风险和民生热点监测平台;与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开展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应用等领域的合作,研发了云资源管理系统、云平台监控软件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生态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先后选派多人赴包括纽约大学、神奈川大学、梅西大学、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等海外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进行访问与合作研究。研究生先后参加了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0余人次。
(数据更新截止于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