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归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在“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6 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经过多年建设,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污染物控制技术与工程学科团队”等科研平台,获得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环保专业人才。
一、学科定位与目标
1.学科定位
面向我国及自治区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秉承“在环境保护中利用资源,在资源利用中保护环境”的学科建设理念,以培养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开展与国家及自治区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
2.学科目标
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重点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环境材料、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团队,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环保事业提供智力支撑,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本学科以内蒙古能源开发及化工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导向,注重污染治理与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有机结合,形成了工业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领域的学科特色,产出了系列科研成果。有机废物高值化利用、新菌种转化与重离子诱变等多项科技成果已在企业转化应用,污水处理新型膜材料已经形成国家标准。拥有民族地区一流的师资队伍,全国模范教师1人,草原英才2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近5年科研经费2300余万元。
三、人才培养与目标
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科技竞争前沿、面向当前和未来人才重大需求,立足内蒙古,走向全国,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科学素养和科研学术道德,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具有研究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适应发展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科研、教学、专业技术或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学科方向设置
1.工业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以矿业、电力工业、食品工业等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为导向,研究污染因子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降解规律,开展与资源开发相协调的环境污染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工程。
2.环境生物技术与应用:以高效净化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开发及应用为方向,研究菌种选育新方法、菌种的生物化学代谢调控机制、污染物降解规律。挖掘内蒙古区域特有菌种,开展新菌种筛选、重离子诱变细菌等环境生物的高性能应用研究,开发生物质产乙醇、乳酸及氨基酸等高值化应用技术。
3. 环境材料:基于大宗固废、稀土及石墨烯等地域资源,以自治区理论与计算化学模拟重点实验室及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开展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开发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五、国内外影响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科研能力和专门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所培养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工作在环保第一线,涌现出了一批行业“先进工作者”“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和“优秀工作标兵”等优秀校友,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建设一支学术思想端正、治学严谨、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骨干队伍。一批教授兼任SCI、EI 等学术期刊编委和审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气候政策研究院理事会理事、内蒙古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三等奖各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内蒙古“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草原英才”工程1 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7人。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50 余篇被SCI、EI 等三大检索收录,申请国家专利5 件,出版《环境管理与规划实务》、《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西北煤矿(井工)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电厂水处理技术》《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等教材及专著、《Mod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Membran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专著1 部。聘请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张建祺教授为客座教授开展广泛交流合作。20多批(次)师生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IALE World Congress”或“中国环境科学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扩大了学科影响力。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纵向课题20多余项。主持和参与《伊东集团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方案》、《准格尔旗生态文明示范旗建设规划》等40 余项服务地方政府及企业项目。
(数据更新截止于2021年11月)